公元前450年的腓尼基商船,用燒焦的木桶儲存淡水,以抑制細菌滋生及變質,此法一直被沿用至18世紀。於同一時期的孔雀帝國,印度教的宗教文件中提到,利用沙子和木炭,過濾和淨化恆河河水,以作飲用。
活性碳是由木材,殘木屑,椰子殼,煤炭或瀝青等物質,在高溫下乾餾(pyrolysis)後碳化(carbonization)而成,把原料中非碳成份去除,形成多孔性的碳化物質,製成後還需以,熱空氣或水蒸氣或化學物質加以活化(activation)。
所謂活化(activation),就是將活性碳的表面,大量裂解(增加表面積)及氧化(oxidation),以增強化學吸附能力。
它的主要作用是,中和(neutralization)水中餘氯,以及吸附(adsorption)溶解性有機物質(分子量在60到300道爾頓(dalton))。
活性碳的表面呈顆粒狀,內部是多孔的,孔內有許多約1Onm ~ lÅ大小的毛細管,1公克的活性碳內部表面積,可高達700-1400 m2,而這些毛細管內表面,及顆粒表面,就是吸附作用之所在。
活性碳是一種多孔性,的含碳物質,它具有高度發展的孔隙構,是一種極優良的吸附劑。
活性碳的吸附作用,是因為本身的多孔性結構,具有極大的表面積,所以能產生良好的吸附效果。
分 段 過 濾
用 對 濾 材